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古典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育以及流行音乐教育是大学音乐教育的三大种类。相对古典和民族音乐教育,流行音乐教育是一个后起之秀的新学科,流行音乐凭借着特殊的艺术魅力,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流行音乐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针对流行音乐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教学反思,逐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力和鉴赏力。
流行音乐与大学生的关系
音乐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审美教育、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成功教育、价值教育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复合型人才的“通才教育”。而在所有音乐形式中,流行音乐这种具有青年文化代表性质的艺术形式和现代大学生尤为亲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1.通俗性流行音乐的内容大多都取材于现实生活,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接地气”,很多作品以描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为主,其中包含人生的理想、人生的哲理以及对于一些社会认知的现象等。在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大学生更容易掌握的原因就在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优美、风格多样,它不像古典和传统音乐那样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和具备深厚的音乐基础,大学生可以通过体会平淡直白的歌词和丰富的情感,即可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1]。2.情感性德国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学家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真实地反映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们宣泄不良情感、消除社会危机和重塑文化民族性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经常承受着各种精神压力和困惑,如就业和恋爱问题、价值取向等,往往无法自我排解。流行音乐所具有的鲜活明快抑或缠绵伤感的旋律,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3.时代性如果说古典音乐反映了音乐的艺术高度,那么流行音乐则代表了社会文化的晴雨表。流行音乐在思想观念上和情感上总是紧随时代潮流,契合时代精神诉求[2]。所以每个时期都会产生相应的流行音乐作品,其中都体现和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特点。这也迎合了大学生们追赶潮流、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化口味。4、商业性。流行音乐是现代文明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商业性文化娱乐圈活动紧密相连,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手段.加上近乎疯狂而频繁炒作的音乐选秀活动,流行音乐强势的市场运作使得如今大街小巷到处都播放着流行歌曲,电视、网络、MP3、手机都成为流行音乐传播的重要媒介。这对身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来讲,无疑都是无法抗拒的。
高校流行音乐通识教育的现状
1.紧缺的教学资源相关流行音乐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不足,全校范围内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由于缺乏独立的教育教学组织,承担教学任务的艺术类教研室基本都挂靠在专业学院。另外,在专业学院的教师由于受专业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难适应非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要求,特别是对当代流行音乐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课程内容的浅显化。2.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讲,教学方法的枯燥和单调性,削弱了学生参与互动的能力,逐渐失去了对流行音乐学习的兴趣。3.单一的成绩评定我国现行的`通识选修课程考核大多以知识考试方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基本上还是沿用期末测试题等进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考核,计分方式为百分制[4]。事实证明,对于像流行音乐教育这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性动态课程,并不只能通过理论的纸质考核才能显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成绩水平。
高校流行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反思
在强势的大众传媒疯狂倾销的信息时代,为大学生提供另一条接触流行音乐的历史、风格、经典作品、优秀作家、人文思想、社会心理的通道,提升大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认知能力,正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树立多元开放的教育理念
不可否认,以往在大学音乐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它们以深广丰富的创作水准,复杂精妙的体裁结构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道德世界,甚至还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但流行音乐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正如所有的文化形式都存在是否适宜的问题,我们也不可否认流行音乐中有一部分并不适合大学生。不过假如学校音乐教育就此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则如掩耳盗铃一般自欺欺人。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流行文化有所了解,能知其利弊,辨其真伪。只有在摸准流行文化的脉搏,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分析,抓住流行音乐中的亮点,找准流行音乐与大学生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流行文化,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2.选择具有价值导向的教学内容
流行音乐良莠并存是不争的事实,它的纯度、含金量绝非可与正统音乐相比。音乐教师要精心挑选一些健康向上,适宜大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且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美丑、优劣的识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由于流行音乐得到了众多人的欢迎,也就难免被各种力量,尤其是商业和政治所利用,在其推广过程中充斥着无中生有、过度包装、炒作造势和虚假宣传,教师应提醒大学生绝不能随波逐流,媒体中播什么就听什么,社会上传什么就唱什么,而应考虑这些音乐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滋养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5]。如只是为了追求商业的最大利益化而创作和包装的《爱情买卖》《香水有毒》等流行歌曲,只表现了“卿卿我我”“你情我爱”的简单低俗,对大学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近年来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歌曲之一《我相信》,以励志色彩的歌词,加上慷慨激昂的演唱,给大学生带来了积极的正能量。此外还有环保主题的歌曲《地球的孩子》爱国主义歌曲《龙的传人》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加入到教学内容中,不仅净化了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拓宽了他们的音乐视野,还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艺术表现形式。
3.运用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
流行音乐之所以是流行音乐,是因为它具有与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学方法也不能照搬古典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模式。课堂上除教师讲授以外,还应适时地进行课堂讨论,有的章节可以与学生合作讲授(教师引导、补充、点评等),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互动参与性。节奏是流行音乐的核心要素,其节奏规律较其他音乐更为动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端坐静听,而要感受律动,让身体参与到音乐摇摆中来。比如,在听赏某些演奏的流行音乐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感受节奏和表现节奏「打出各类音乐的核心节奏或者摇摆身体」,又如在学习流行歌曲的演唱时,要注意现场互动的多样性,包括歌唱者与伴奏者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等。总之,鼓励学生“动”起来,教学方法和唱、奏、演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更直接的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另外,可以在课余时间播放合适的流行音乐作品,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情趣和习惯,为音乐课堂的教学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同时组织开展流行音乐方面的专题讲座、评论、举办流行歌曲比赛等,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流行音乐,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是对事物发展的一种指向,错误和不适宜的评价方式会导致评价对象的异化,继而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由于流行音乐特有的不拘一格的即兴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方式也需要灵活多样,不能呆板僵化。比如任课教师在开设流行音乐通识教育选修课之前,自己先编写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可以包含流行音乐欣赏、流行歌曲演唱、乐器常识等基本教学目标,再根据自己的教学规划,逐步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掌握演唱方法、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进而领略流行音乐的美。在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记录学生对于音乐理解的变化,并将报告提交教务部门,为下一次通识教育课程作出参考。另外,期末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唱、奏、演等非纸质显现形式,也可用论文写作、题目问答等方式给予学生成绩评定。
美国教育家雷塔克曾说过:“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6]。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流行音乐这一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教学资源,结合切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方法,以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影响力,培养出爱国荣校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樊蕾.高校流行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科技信息[J].20xx,5;131.
[2]赵斌.大学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xx「24」;31.
[3]陈智慧.流行音乐的强势与大学生的成长当代青年研究[J].20xx「1」;56.
[4]董莉,杨颖,斯芸,刘龙,张劲梅.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xx「11」;85.
[5]张焱.大学流行音乐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2.
[6]赵斌.大学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xx「24」;33.
2
引言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第二语言。音乐和语言无论是内在结构还是外在功能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不但都有节奏、韵律和声调的变化,而且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以英语为主流的欧美流行音乐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悦耳动听的同时传达着西方社会信息和文化知识,深受当今大学生的喜爱。将这些流行音乐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够发挥音乐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凸显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欧美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意义
外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外语学习的动力,而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联系紧密。教师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其外语学习的动机,进而将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行为。将欧美流行音乐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够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从刻板单调的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感受欧美流行音乐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外语学习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一种外语的过程就是逐步适应这种新文化的过程。欧美流行音乐以英语为主要呈现手段,在其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西方社会,体会到与我们不同的西方文化。将这些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这门外语,还可以使其通过这些歌曲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其中西文化差异意识,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欧美流行音乐的选择标准
欧美流行音乐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布鲁斯音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如今繁荣多样,曲目庞大,新曲不断,很多优秀作品历经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为了将欧美流行音乐有效地引入课堂,在选择时要遵循以下标准:
2.1主题健康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人们的价值观也有很大不同。西方人推崇个人利益,因而个人主义成为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在此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讲求及时行乐,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自由,这些思想自然会在流行音乐中体现出来。对待任何一种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那些公益励志,歌颂爱情、友谊等主题健康的流行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透过音乐的潜移默化作用,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2.2紧扣教材
教材既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欧美流行乐引入课堂主要是为了辅助教学,所以歌曲的选择要紧扣教材,与课堂教学的主题保持一致。只有音乐和教材内容有所联系,两者才能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如果两者缺少关联,学生很有可能在听音乐时兴致勃勃,只关注到音乐本身,一旦转回教材就会觉得无聊,产生厌烦情绪,音乐不仅无法辅助教学,反而有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
2.3难度适宜
教育内容应该与学习者知识的需要和能力一致,教学课程应该在逻辑和认识论方面相互协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欧美流行乐时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歌曲。如果学生听不懂歌词,兴趣就很难激发,更不用提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因此,那些发音清晰、用词地道、内容简单易懂的流行音乐是最佳选择。只有这样,歌词才可以作为一种听力材料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通过听和学歌词,了解语音、词汇、语法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2.4视听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使用音频文件无法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音频和视频材料相结合。随着MTV音乐录影带大奖的诞生,歌手在出专辑时越来越重视MV的拍摄,很多MV制作精良,堪比电影大片,给人们带来听觉和视觉的盛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MV,并根据需要配上中英文字幕,在课堂用多媒体播放,这样视听结合,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欧美流行音乐的具体运用
大学英语教学通常分为听说课和读写课,为了将欧美流行音乐有效地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就要根据课堂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方式。
3.1在听说课的运用
听说课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技能,在听说课上,欧美流行音乐可以辅助语音和听力训练。
学习语言者要提高口语水平,必须培养良好的语音素质和能力。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发音规律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在连读、省略、失去爆破、音的同化、句子重读、强读和弱读等方面,这些语音现象在流行歌曲中特别常见。在课堂上欣赏、跟唱一些歌曲,比枯燥单调的传统语音训练更有趣味,同时,学唱歌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模仿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纠正发音、强化语调、掌握语音规则。
音乐的感受主要依赖于感官听觉,所以欧美流行音乐非常适合与听力训练相结合。提高听力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听写练习,传统的听写材料以新闻为主,枯燥乏味,而欧美流行音乐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可以作为听力材料,辅助听写练习。听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既可以听写整首歌词,又可以把重点单词和短语空出来进行补充;既可以听歌做歌词的改错练习,又可以打乱歌词顺序重新进行排序。通过这些多样的听写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2在读写课中的运用
读写课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读写课上,欧美流行音乐既可以作为课堂导入,又可以作为语言材料进行学习。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前,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选择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的欧美流行音乐作为课堂导入恰好符合这些要求,用其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此外,教师还可以简要介绍所用音乐的创作背景、歌手情况及歌曲表达的内涵,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语言材料的选择对于语言学习至关重要,欧美流行音乐主题丰富,将其作为语言学习的辅助材料,可以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很多流行歌曲歌词优美,富有文学色彩,学生学习这些歌词不仅可以掌握大量词汇和地道表达,还可以学到不少语法知识和修辞手段,这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选择一些适宜的歌曲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并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结语
大学英语课堂中,欧美流行音乐的选择要主题健康、紧扣教材、难度适宜及视听结合,根据不同的课堂性质采用不同的应用形式。欧美流行音乐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大学英语课堂不能偏离重心,要以具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习得为主,至于欧美流行音乐在课堂中应用的度如何把握仍需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3
摘要:在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中,流行音乐是高中生最熟悉和最喜爱的音乐类型,符合他们的情趣和审美观。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把流行音乐因素融入进去,这不仅关系到音乐鉴赏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学生均衡鉴赏能力的强弱。本文正以此为主线,论述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流行音乐因素的运用情况,并对其作用和运用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音乐鉴赏;流行音乐;高中生;音乐课
音乐教学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高中生来说,音乐鉴赏课不仅有利于他们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繁重的课业活动中解脱出来,获得休息和放松。流行音乐的元素是高中音乐鉴赏课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应该得到重视。流行音乐具备青春、活力和大众的特点,符合高中生的审美要求,应该加入到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流行音乐的要素,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运用流行音乐元素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视野
音乐鉴赏教学是艺术门类的一种,应该符合艺术鉴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精神,要融合多种音乐类型,向学生传递最为健康、积极和正面的音乐力量,帮助高中生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完善个人素养,促进身心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在高中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大都接触的是流行音乐,包括内地、港台甚至日韩、欧美的流行乐等,这既符合他们的价值诉求,又可以追求青春的感觉,是高中生的最爱。
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适度地运用流行音乐的元素和内容进行授课,要把学生融入到他们喜爱的氛围中去,让兴趣支撑学习,而不是督促和教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天真烂漫、青春勃发,正是追求时尚、爱好潮流的时期,流行音乐快乐自然的`特性符合他们的心理,自然得到高中生们的厚爱。所以,基于大部分高中生的兴趣点,教师的音乐教学要从流行音乐入手,博取学生的好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动音乐鉴赏课的全面活跃。
将流行音乐的因素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保证了音乐鉴赏课的质量。同时,学生因为爱好流行音乐而更加愿意参与到音乐鉴赏课的各种活动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鉴赏课的视野拓展,学生们从中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运用流行音乐元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辅导
高中的音乐鉴赏课教学,要包含多种多样的音乐种类,既要有一般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还应该包括流行音乐和其他的音乐类型,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音乐教学体系,才能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要想准确地运用流行音乐促进音乐教学课的发展,就必须做到“结合实际,深入辅导”。
所谓“结合实际”,就是要把学校、学生和课业的实际情况弄清楚,根据现实状况进行教学,而不是盲目的“一刀切”。例如,在普通乡镇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分量和课程含量都不太高,这样的话,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地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因素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那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必然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让课堂活跃起来。比如,现今绝大部分高中生都会喜欢的歌手如周杰伦、陈奕迅、SHE、汪峰等,将他们的经典流行作品带入到课堂鉴赏中,会让学生“群情激奋,欲罢不能”。比如鉴赏课上,可以设计一个“中国风”的流行音乐讨论主题,教师可以给出诸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东风破》《本草纲目》等曲目,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甚至可以让学生当堂献唱,然后由教师和大家一起进行评点,最后总结出“中国风”歌曲的精髓。
所以,在类似上述的音乐研讨专题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歌曲进行鉴赏,可以激发高中生的讨论热情,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促进教学鉴赏质量的提高。在类似的专题辅导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节末进行总结和剖析,要让高中生们对流行音乐“一分为二”地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把流行音乐中好的部分拿到音乐鉴赏课上进行推广和普及,也要对那些“糟粕”的作品进行评点,使学生们分清优劣,注意吸收那些对自己成长有利的“营养”,而摒弃掉那些不利于学习和成长的因素,这或许也是流行音乐运用于音乐鉴赏课的一个目的吧。
参考文献:
[1]王?萌.让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响起[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xx「7」.
[2]段婷婷.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意义[J].大众文艺,20xx「10」.
4
摘要:音乐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一直以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及名曲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当前教学革新和学生认知不断发展的情形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教学需求。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才能基于大众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去感受美、获得美、培养鉴赏美的能力,完成自我的精神陶冶和心灵熏陶,促使自我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中学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原则与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引入方法。
关键词:中学教育;音乐教学;流行音乐
在当前音乐教学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的情形下,音乐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无视散漫,厌恶枯燥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音乐教学的根本效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通过拓展音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来让学生重新审视音乐、感受音乐,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构建和重塑,培养其美学能力,推动自我的全面发展,让音乐教学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基本原则
流行音乐作为通俗音乐,大多是基于生活而产生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当前流行音乐鱼龙混杂的情形下,要引入流行音乐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就需要对流行音乐进行严格的甄别和选择,选择适合教学的流行音乐,避免烂俗音乐,才能真正起到流行音乐服务音乐教学的根本作用。
1、严格甄别原则
任何一种音乐类别都被划分成各种表现形式,如轻快、乐观、伤感、孤独等,因此在选择流行音乐时要充分考虑到歌词、曲风、表达情感情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以选择积极向上、阳光快乐的流行音乐为主,来对中学生自我认知构建和价值观形成进行引导。此外,在选择时也要与时俱进,选择一些时下流行的、风格清新别致、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较高格调的音乐。
2、适度适量引入原则
中学生音乐教学的主导是让学生在学习欣赏古典名曲和民族歌曲的过程中去感受音乐美和鉴赏音乐美,而引入流行音乐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可以将流行音乐作为表现音乐的美、展示音乐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应过度引入流行音乐导致教学重点的偏失。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适度适量的原则,避免忽视音乐课程内容教学,导致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
二、如何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
流行音乐是与大众文化以及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类型,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和生活基础,是极具音乐实践特色的音乐类型,因此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具备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选择权
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来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在进行流行音乐选择上不仅要“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还要适当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利,在大范围标准约束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辨别流行音乐和选择流行音乐。比如,通过调查来分析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或者通过划分小组、让小组选择推荐来选择适合的流行音乐,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并让学生在参与选择的过程中培养出甄别音乐的能力。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流行音乐选择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甄别辨析;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聆听、感受、联想、思考、理解、交流分享、展示、表达;在课后要引导学生去联想延伸、去思考感悟、去自主学习更多音乐课程,从而培养自身感受音乐、聆听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成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认知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开设流行音乐专题鉴赏课程
流行音乐的引入作为中学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开设流行音乐专题鉴赏课程,通过与学生交流合作来对该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比如,共同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将其进行分类来逐个进行欣赏、学习和分析;或选择当下流行音乐中典型的音乐代表人物,通过对其作品进行鉴赏分析、对人物本人进行了解来分析当下流行音乐的特色以及其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及价值观念;此外,结合电影、小品、话剧、个人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流行音乐,都将为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当下开创了流行音乐创作崭新时代的周杰伦,其歌曲以歌词、曲风及演唱风格取胜,其作品区别于一般流行音乐的根本特点在于内容涉猎广泛,并且在歌词上展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学美,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思考和创新性思维,在曲风上符合了中学生的喜好和认知发展规律,在传递的情绪、情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等方面都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学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方法
在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要做到适度适当,比如在课前播放流行音乐、邀请学生表演、全班合唱等形式来起到调节学生情绪、放松学生心情的作用,以此为之后课程内容教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1、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
当前音乐已经进入了跨界时代,越来越多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互碰撞产生出美妙的火花,推动音乐向着古典流行音乐新趋势的发展。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创新古典音乐的流行音乐来让学生们欣赏,让学生从不同的表演形式中去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涵养和鉴赏能力。
2、举行比赛获擂台赛
流行音乐的引入会让许多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要尽可能设计一些环节来满足学生们想要表现的欲望,通过在课内举办流行歌曲比赛和擂台赛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根据当前比较流行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节目来设置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为后期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四、结束语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就要坚持适度适量的原则,要选择适合教学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来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翠珍.刍议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J].音乐时空,20xx「17」:170.
[2]毛静.行歌曲特征刍议——兼谈学生对流行歌曲的认识问题.[J].中小学音乐教育,20xx「9」:6-8
5
一、通过鉴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一般情况下会将一些教材中的音乐知识点,然后为学生播放一些对应的歌曲,或者是教材上的一些要求给学生展示一些资料。但是当前社会和事物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音乐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音乐教学也已经不适合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还应该开展一些音乐性的鉴赏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接受一些新的知识,也符合当前学生的接受新事物需求,有利于学生间学习新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面有所拓展。同时进行相应的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发现音乐中美,让学生有所喜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讲到民族音乐中的《沃尔塔瓦河》时,就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个流行歌曲《下个,路口,见》,这首歌是一个具有民族曲风的流行曲,曲调和歌词上都有一定的优势,学生也许在听了前一段的话,后面的就会自然唱出来。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风以及这首歌中存在的不同,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以后,然后引入正题,然后再将两首歌曲在曲风、曲调、歌曲元素上进行对比,然后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中的鉴赏活动使学生对民族乐曲的印象加深,从而使学生可以在鉴赏对比分析中对音乐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简单的歌词以及轻快的曲调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以及音乐的特点,使学生的记忆有所加深,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
二、通过教学活动,开拓学生学习音乐的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音乐教材进行讲解外,还需要不断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探求,为学生寻求更多的课外知识,实现需求的多元化,这样就使得高中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鉴赏和分析流行歌曲上,高中音乐教师还需要在了解流行音乐的同时,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优秀的曲子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感受一下其他优秀作品的存在,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例如在教材中有一节的内容是讲解中国民乐奇葩,介绍的是二胡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赛马》以及《自由》这两首曲目,其本身不是二胡独奏的乐曲,其结合多种中国的古代乐器,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乐器的多变,也可以展示出其优雅的音色。再如讲到京剧等戏曲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将当前较为流行的《新贵妃醉酒》展示在课堂之中,因为这首歌不仅有京剧的元素,同时还具有Rap的'风格,这样也就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是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同时也使得学生的音乐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只是充当一种辅助性的角色,不能让其成为课堂的主角。所以教师在选择流行音乐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标准,要使之与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关,可以充实课堂的流行音乐,只有选择出一些可以集艺术与思想为一体的流行音乐,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
三、通过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素养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负担是相对较重的,学生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学习文化课上,所以学生会将上音乐课当作是一种学习中的休息,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质很难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一些教学手段,使得课堂的气氛更加的轻松愉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方面的素养有所提升。在信息时代学生,教师应该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音乐教学也是如此。有一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还是以一种不重视的态度对待音乐教学,往往在上课的过程中匆匆了事,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也没有信心进行教学,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高中音乐教学中应该起到的教学效果达不到,更不可能得到提升,这样也就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有音乐欣赏、器乐教学等,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在欣赏之后对其进行分析并感受其中的价值,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通过对一些器乐的了解可以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使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将流行音乐引用到高中音乐的教学中,让学生接受到生活化的新鲜事物,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拓宽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也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6
引言
流行音乐以其极具魅力的特点,给传统音乐、音乐审美理念以及音乐创作理念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不仅使我国音乐的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种文化能够得到有效流传,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中国流行乐的美学特质以及审美意义进行研究,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质
(1)审美内容人性化
流行乐是对比于传统音乐而言的,我国流行乐真正流行时间大约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受到集体文化影响,讲究以集体为目标实现个人的价值。后来随着流行音乐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也让人们的个体意识以及个性得以彰显,也可以说流行音乐改变了人们的集体意识的审美观念,使人们的审美内容更趋向于人性化。以公众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社会中的生活,难免遇到困难,导致其对生活的状态进行思考,而流行乐几乎涵盖了所有范围的情感,使受众的感情得以宣泄,尤其在爱情方面,流行乐中涉及爱情的歌曲,从各个层面、多种视角进行解读,也能够证明流行乐更为贴近生活,趋向于人性化。此外一些流行乐作品涉及一些人性话题,会通过对生存环境、社会一些重大事故进行反思等。例如: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便反映了一场缆车事故,在歌词中体现出父爱、母爱的伟大,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这便是流行乐人性化的体现。
(2)审美包装时尚化
在流行乐的引导下,人们的生活品质、审美能力以及对美的需求得到提升,也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这便是时尚的来源。流行乐作为人们时尚的引导者,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提升,也得到有效提升,而流行乐创作人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也让流行乐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各个环节,而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演唱者逐渐为人所知,这便是明星的'来源。当明星与时尚结合,广阔的舞台、梦幻的灯光、浑身散发着时尚气息的绚丽着装,无一不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不仅在音乐方面让人们情感得以宣泄,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流行乐作为时尚的引导消费产品,不仅引领时尚潮流,也是审美包装时尚化的代表。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意义
(1)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以往的大众音乐中,人们往往作为听众,静静聆听表现者宣泄个人情感,对于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这种聆听方式是享受,但是很显然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大众审美。随着人们观念不断改变,如今音乐文化逐渐从聆听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宣泄所有人的情绪,如某歌星演唱会,万人共同演唱,这种震撼,让所有观众产生一种参与感,不仅能够宣泄个人的情感,还能帮助自己喜欢的歌星完成一首曲目。這种对于音乐欣赏观念性的转变,深化了大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使人们对音乐拥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让所有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得以体现。此外,一些KTV的推广普及、大型音乐竞技类节目如《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唱歌软件如《唱吧》的流行,都为人们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也让人们在宣泄个人情绪之余,对音乐的好坏具备一定的辨析能力,使大众对于音乐审美领域从自在审美变成自我审美[1]。
(2)体现了音乐的人文精神
在过去,高雅严肃的音乐,并不是所有人能够享受的,而随着流行乐的流传,音乐逐渐趋向于大众化。流行乐起点的核心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以及为大众娱乐而创作,因此,流行乐具备浓重的人文精神和平民化色彩。也因此,音乐从高雅的传统音乐逐渐转变成为所有人能够接受的流行乐,才是体现出音乐人文精神的主要原因。而且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其依靠极为张扬的个性、具有时代意义时尚色彩的审美以及一些对于生活、社会问题具有批判性的歌词,都在冲击人们的主观意念以及其原本的社会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流行乐也可以作为人们批判传统的有利武器,在社会价值中,其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的音乐价值,这也是音乐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流行乐从出现,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一条便利途径。根据本文分析可知,作为大众生活需求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基于中国流行乐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王磊,李建林,魏玲,秦庆昆,王江奇,李慧敏.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质及审美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5):106-110.
7
一、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现在传统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束缚着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将相关的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因此导致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并且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容易出现抵触心理,无法将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音乐教学的质量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的中学教育过程中音乐课程属于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并没有充分的重视音乐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也缺乏一定的工作积极性,很多音乐教师只是音乐课本为根据开展音乐教学,并不会对学生采用一些扩展性的教学模式,因此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导致学生不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相关的知识。
二、将现代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由于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很少能够与流行音乐进行接触,其对流行音乐的了解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因此学生很难通过对正确的'音乐知识的利用有效的理解流行音乐,也无法对音乐教学中的各种相关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从而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流行音乐中包含的一些深刻的含义,并且能够使学生全面的认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区别。
(一)选择音乐评论的方式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以提升
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对个性化予以了过多的追求,并且非常喜欢流行音乐,这是由于其个性化需求能够在流行音乐的旋律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并非是流行音乐具有深层含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对流行音乐中的思想情感有所感受。教师首先可以将一些音乐知识讲解给学生,然后再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中播放,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并且使其采用评论的方式对音乐进行自由评论,将自己的看法发表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比如选择《听妈妈的话》在课堂中播放,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尽管这首歌的歌词非常简单,但其中的感情色彩确实非常丰富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表演练习使学生将音乐知识全面的掌握住
音乐文化通常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因此需要学生对其进行不断的体会和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出来,并且可以与音乐之间开展心灵的沟通,最终能够使音乐的内涵能够渗透到学生的精神领域中。所以,教师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将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住之外,还要将更多的机会创造出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音乐学科的实践性是比较强的,因此学生在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往往能够在音乐的情境当中很好的融入进去,最终能够出现强烈的心灵共鸣,这样学生就会对流行音乐予以正确的接受,并且能够对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境界起到升华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积极地组织学生在校园的各种流行音乐比赛中参与进去,并且集中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以音乐学习兴趣小组的形式与学生之间加强音乐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各种表演活动,合理地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划分,让每个小组选一些具有较高的表演天赋的学生作为选手进行比赛,在完成比赛之后,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对其中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在这种对表演和评价的过程中就能够让学生将更为全面的音乐知识掌握住。
(三)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使学生能够对流行音乐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利用各种现代媒体与流行音乐进行接触和了解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根据,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中进行播放,从而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节,并且将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出来,最终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讨论中选择某一风格或者某一时期的音乐作为讨论对象,从而使学生对这些流行音乐的时代背景、风格特色以及特点等具有更深的了解,并且能够对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涵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结语
保险培训感悟和收获200字
作为当代音乐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现代流行音乐也属于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学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在音乐课堂中适当的引入流行音乐,通过这种方式在对课堂教学内容予以丰富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使其将更加全面的音乐知识掌握住,并且能够有效地理解流行乐的文化内涵。
8
论文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 大众传播 音乐传播
论文摘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中国的流行音乐文化进行了梳理,在回顾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运用音乐传播学理论,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过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化的探索与思考。
在当今生活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世俗化和市俗化日益浸入社会的时代,各种事物的流行与传播正以加速度的节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中国的乐坛上,高雅音乐与流行音乐平分秋色,甚至流行音乐更为火爆,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存在与状况,我们必须正视她、分析她,让她不断良性地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从传播学角度,对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几个热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文化有雅俗之分,音乐也有同样的区分标准。但是,如果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流行音乐”的称谓显然是“舶来品”。
所谓流行音乐,英文为PopMusic,是指那些音乐曲式结构短小、内容通俗易懂,主要以爱情、友情、亲情为主题,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也有的会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流行音乐本质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商品音乐”这一概念比任何一个概念都科学、合理、准确地表现出流行音乐的特性。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通俗”指易解易懂,“流行”指广为流传,那么,像《东方红》、《南泥湾》、《歌唱祖国》等歌曲,内容通俗易懂,流传范围广泛,一定意义上也可称为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但是,这些歌曲绝不能称为商品歌曲,因为它们绝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商品音乐”这一概念,是如何科学、合理、准确地界定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异质的。
流行音乐文化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由最初的大众音乐演变而来,并成为大众音乐重要的分支之一。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是现今流行音乐最早的起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博得大多数人的好感,迅速风靡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直到世界各地。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7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形成了以爵士乐,廷潘胡同歌曲,乡村音乐,摇滚乐,Hip-Hop,R&B,RAP为代表的流行音乐风格。这种世界性的流行音乐风潮,给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以重要影响。
今天,流行音乐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彩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其他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流行音乐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即兴性很强,并且音响色彩多变、丰富;乐队规模不大,织体层次简明。而现代,为了寻求更多的印象效果,作曲者又加入了电声乐器及更多的电子音色。
流行音乐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容易被听者接受和传唱;演唱者多是具有一定风格的被大众熟知的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及对音色的处理,自然亲切,加之小型乐队的伴奏与歌者的歌声融为一体,比较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流行音乐文化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具备的三种特性也与其他大众媒介区分开来:一是流行音乐文化的主题内涵不断重复,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二是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形式,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的刺激。三是流行音乐文化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于艺术而非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的体验。
二
从音乐的流行程度来看,中国宋词的传唱达到“凡有井水处”(即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的广泛性,可以说是传统流行音乐文化的兴盛。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才走入人们的生活。1979年以后,那种政治教条式的音乐、农耕式的音乐形式渐渐远去,逐渐被新音乐所代替:《祝酒歌》给了亿万人民心灵的慰藉;《在希望的田野上》向人们传达了变革的神州大地到处充满生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信天游》、《心愿》等,适应了当时大众心理上对于改革开放事业所抱有的希冀、期待和渴望。后来随着邓丽君一曲《甜蜜蜜》和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风靡全国,更多的描述爱情、亲情的'歌曲油然而生。20世纪90年代初《小芳》和《同桌的你》这样的“乡村民谣”和“校园民谣”,使流行音乐具有民歌的风格。随着国外流行音乐文化的涌入,摇滚乐、Hip-Hop、R&B也相继在国内风靡。2004年的《老鼠爱大米》和庞龙的《两只蝴蝶》相继走红,因为这两首歌的蹿红,流行音乐的网络传播正式开始。
传播技术的进步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开拓了崭新的市场。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同样离不开类似的大众传媒。1979年后,音像出版社发行盒带极大地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此后,CD唱片的出现发挥了与盒带相同的作用。与盒带、唱片共同推动流行音乐发展的是电视的普及,以及电台流行音乐排行榜的兴起。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成功选秀,成为流行音乐传播的又一“亮点”。电视传媒跃上船头,成为推动明星出现的超级舞台,电视大赛开始专业分类,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歌手除依赖电视传媒外,音乐电视开始以崭新面貌推动着原创。同时,各地电台音乐歌曲排行榜的盛行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为歌手的个性化发展和更新换代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新兴媒体给了流行音乐一个机会,让音乐更加贴近大众,让潮流更加符合大众的需求和情感需要。网络音乐传播的新形式也导致了人们音乐观念的变化,包括音乐创作观、音乐审美观和音乐价值观。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流行音乐传播,我们大体可以将之归结为:
80年代早期,对中国的流行音乐而言是一个“培养”期,全国以模仿港台地区歌曲为主。80年代中后期,内地第一批流行音乐制作队伍开始成型,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90年代初中期,歌手签约制在内地出现,歌坛逐渐从无序走穴向有序的经纪人管理过渡。与此同时,大众传播媒体的威力凸显,唱片业升温,全国的唱片公司出现野火烧不尽势头。90年代后期,流行音乐逐渐更新换代,流行歌曲不再容易流行。大众将目光锁定海外,对于中国内地歌手的关注开始减少。21世纪网络音乐盛行,粗制滥造的歌曲不断挑战着大众的接受力。各电视广播媒体推出选秀模式,各娱乐公司开始强力效仿欧美的歌手包装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内引人关注的年轻歌手开始增多,而引人关注的流行音乐继续减少。
三
从模仿走向创新,从关注创作走向歌手的选秀,在传播平台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应该从现实状况出发,对于未来作深入的思考。
(一)过多的商业化传播形式是否能加快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步伐?
流行音乐的受众无需欣赏高雅音乐需要具备的素质,换句话说,只要听力功能健全就可以成为流行音乐的受众。当流行音乐在商业化的齿轮下急速运转,流行音乐的受众就成为“买方”,在高举消费主义旗帜的后工业时代,流行音乐受众成为“消费大军”。
流行音乐文化的传播本质注重的是音乐的传播,而在商业化传播中,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能看到听到的是对于流行歌手的传播。歌手的一言一行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喜欢一个歌手不像原来那样是通过音乐,而是直接成了个人崇拜,音乐变得无关紧要。这样势必导致:音乐不再流行,而歌星成为流行;歌星不再专注于演唱,更注重于曝光率,并不断通过其他的一些行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演唱的作品粗制滥造,很难被广泛流行,失去了流行音乐的意义;大众开始对流行音乐阐释出一条新的定义,而其中没有音乐。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流行音乐是商业化的产物,但不能以商业化为指归。流行音乐需要推出和包装歌手,但歌手需要实力和好的作品。我们只有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依然坚持音乐文化的追求,坚持创作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坚持不断发现和推出新的实力歌手,流行乐坛才能有长久的魅力。
(二)流行音乐创作模仿什么时候到头?
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的介入,必然会对原有的音乐形式带来一定的影响。不一定是打破原有形式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是完善,但要是完全性地组建,那就不是音乐形式的介入了,而是彻底的颠覆。
原有的中国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中国的音乐模式、音乐趋向,进入现代以后,西方音乐的理念传入中国,五声调式变成了一套完整的西方配乐原理。中国的流行歌曲从20世纪80年代的西北风,90年代的摇滚风后,在21世纪又开始进入韩国风。
不能说作曲者没有努力,但大多数作品只是将本国的元素作为点缀而已。其实作为一个专业作曲者单纯创作一首中国色彩的歌曲并不是太难,但作为大众的年轻一代似乎对之感到乏味,因为他们对欧美的流行音乐接触太久,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接收模式。
这里存在三个方面的维度:一是创作者,需要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为重点,为根基,为底色,不断创作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流行音乐作品,并且形成一种体系和时尚。二是流行音乐的推介者,同样对于流行音乐文化的创新负有使命。如音乐排行榜,既是已有情况的反应,又是对于未来的一种导向。对于中国特色流行音乐作品的推介,同样会影响乐坛和大众。三是歌手的自我定位和调适。作为流行音乐歌手,一味地模仿和演唱模仿的作品,很难有个性,有独特的韵味。只有原创作品,才能更好地使歌手增光添彩。
(三)流行音乐的传播,难道仅仅局限于国内吗?
从目前来看,中国流行音乐走上国际舞台的数量几乎为零。虽然新媒体为流行音乐发展带来新契机,但全球化成为主流的时下,中国流行音乐并未像欧美流行音乐一样走向世界,中国流行音乐要走向世界还需一段很长的征途。虽然周杰伦将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内容进行了发展,但是周杰伦及其歌词创作者方文山这些少数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他们虽为流行音乐文化带来新的亮点,但这并没有将中国的流行音乐引向世界。
中国流行音乐能不能走向世界?中国流行音乐如何走向世界?这是两个有关联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文化的多元化也是现实的存在。但是,要使某一方面的文化具有存在的价值和竞争力,就必须有强壮的肌体和活力。中国流行音乐也逃不脱同样的规律。在这里,关键是为世界所欣赏的作品,有享誉世界的演唱者,还要有能与世界相适应的传播方式。只要有多方面的合力,中国流行音乐走向世界,就是水到渠成的。
总之,流行音乐文化处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我们还是应当投以热情的目光,抱以严肃的态度去审视、去研究,让她茁壮成长,并且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和散发出持久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龙静波.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2]吴南.古典之外——欧美流行音乐大观[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3]解学初.流行音乐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陈小奇,陈志红.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8.[5]陈倩.西方流行音乐发展概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6]戴徽.中国音乐文化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
摘要:
作为一种艺术,音乐运用了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来反应现实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与生活的交汇日益密切,喜怒哀乐,言情咏志,借助音乐的表现力演绎得淋漓尽致。流行音乐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更多的承载了时代的诉求,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
关键词:
流行音乐;校园文化;大学生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翻译过来的,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大学生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沿,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使得他们这个群体在追求流行音乐的同时,不断促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因此,流行音乐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艺术,音乐运用了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来反应现实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与生活的交汇日益密切,喜怒哀乐,言情咏志,借助音乐的表现力演绎得淋漓尽致。流行音乐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更多的承载了时代的诉求,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
一、流行音乐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据一项专门的调查显示,流行音乐在大学校园日常生活之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调查显示:“在下列文艺类型中,你最喜欢哪一类?”选择“音乐”的最多,占到了30%;选择“电视、电影”的占13%;选择“电脑”和“美术”的各占19%;选择“小说”的占13%;选择“诗歌”、“摄影”、“书法”的各占2%;而“戏剧”一项竟然无人选择[1]。透过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里的“音乐”就是指流行音乐。在校大学生对新兴的事物是充满好奇和向往的,所以对走在文化前沿的流行音乐特别青睐,对流行音乐歌星的狂热追逐,促生了一些新生的群体“粉丝”,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磁带到CD,流行音乐实现了质的飞跃,从音乐电视、卡拉OK和MTV,到现场演唱会,流行音乐渗透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论是宿舍的低音炮,还是裤兜里的MP3,流行音乐充斥着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胞,悦动着校园文化的每根神经。
二、流行音乐存在的合理性
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大学校园里大受欢迎,一方面是由于校园这一特有文化氛围和流行音乐本身的时代特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目前新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大学生精神生活极度空虚需要新鲜的刺激。处于青春懵懂期的在校学生对生活充满色彩斑斓的梦幻,他们的神经敏锐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信息,尤其是异性间的交往使他们产生许多无可名状的情感冲动,加上枯燥沉重的学业负担,都驱使他们要寻求一种情绪来缓释、宣泄和慰藉自己,以获得精神和信念的支柱。而流行音乐中那些贴近他们的生活、沟通他们心理的词曲,正迎合了世界观和他们的思想心理[2]。
三、音乐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当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反映和情感共鸣时,就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接触到的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培养其社会道德和情操。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马克思曾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音乐欣赏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用音乐的语言去欣赏和学习音乐,并激发其去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生活中处处存在美,而音乐可以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音乐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音乐使欣赏者在头脑中塑造了完整的音乐形象,赋予音乐具体的视像和生命力。这些音乐形象不是音乐本身的,而是欣赏者凭着自己的感觉和领悟,自己“创作”出来的,是他们思维的劳动成果。因为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悟性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思维创作也存在差异性。但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对促进思维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音乐作为最重要的学习和训练形式,不但提高了人们的乐感,而且促进了人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情商的提高,极大的开发大脑的功能。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观念和协作精神。音乐活动中的合唱、群舞等,要求每个参加者既要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又要恰到好处地把自己融于集体之中,其艺术创作任务要求众人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并十分默契地共同完成[3]。因此,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精神。这种合作能力的培养能够积极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服装厂合作经营合同
四、引导流行音乐在校园文化中传递正能量
正确引导流行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面,把流行音乐作为传递正能量的一种载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安排,设置不同的音乐,用流行音乐替换校园的各类铃声。如上课铃声可选用节奏明快的音乐,安定学生情绪;下课铃声可选用节奏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身心放松;利用校园的各种媒体传播音乐,如广播站可以在不同作息时段有选择的播放音乐。这对以专业技能为主,学习任务重,学习内容单调、枯燥的大学生来说,能有效消除焦躁、紧张的情绪,增强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也可以利用校园的文化橱窗、板报、刊物、网站等宣传和传播音乐及其知识,扩大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把音乐欣赏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定期组织开展音乐讲座或音乐演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位。虽然,现在的学生从不同角度都在追求着美,但审美能力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音乐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教育,学校应把音乐欣赏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定期组织开展音乐讲座或音乐演出,通过音乐教育加强美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别和欣赏美的能力与品位。总之,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流行音乐中有优秀的积极的成分,也有糟粕的消极的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摒弃糟粕,汲取精华,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导流行音乐传递正能量,把积极向上的一面带给大学生,从而使他们乐观的面对时代的挑战和人生的抉择,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蔡音颖.流行音乐与音乐教育[J].浙江大学学报,1999,(06).
[2]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xx.
10
一、流行音乐的含义
在节目里,那些扣人心扉的音乐叫做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就是对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的一种统称,它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它最先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欧美流行过来,渐渐地,随时间的推移,它就在中国流行开来。在最近几十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音乐热。
二、流行音乐的发展与音乐教育
流行音乐慢慢地被广而告之,也被许许多多的人接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同样的东西多了,就会有比较。比较多了就会有强差之分。在流行音乐的领域里面同样也会有好歌曲和不好的歌曲之分,例如一些网络歌曲,发布者为了赶上市场或者为了出名就随意发布一些歌曲,而我们普遍都会发现网络歌曲是没有内涵,反而会污染大众的耳朵。当然,流行音乐里面也会存在一些精品音乐,比如周杰伦创造出来的歌曲配合上他独特的唱风,歌后王菲所唱的《红豆》、《匆匆那年》、还有S.H.E.的《中国话》也令人大拍手掌。所以,流行音乐并不是从海外流行过来就可以了,而是要创造出适合中国的流行音乐,走出自己的道路,唱出自己的特色。最近几年因为火热的歌艺节目,还有大量的动感十足,活泼的流行曲的影响,掀起了一股股的音乐热,也引起的大家对音乐的关注。而且这些流行曲大多取材都来自于作曲作词人的身边,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所以更被大众接受。如果将吸引力如此高的流行音乐加入到音乐教育里头,学生会不会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得更为活跃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例如《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曲还有周杰伦用自己的母亲的名字来作为自己专辑的名称,这样的歌曲,这样的行为,都是些生动的例子来教育学生不仅如此,用学生喜欢的劲歌金曲,用学生偶像歌手的曲子来教他们音乐知识,肯定会事半功倍。
三、流行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流行音乐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项目,有机遇也有挑战。在流行音乐教育建设方面尚未完善,例如:娱乐圈不能等同于学术圈。研究者在流行音乐领域方面了解不深。流行音乐教育体制不完善。流行音乐教学教材不统一。流行音乐的流行趋势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弊就会有利。科技的发展之迅猛也提高了流行歌曲的流行速度,由CD随身听到MP3、MP4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音乐说有就有,无处不在。从侧面看出,人们随意就能听到音乐,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在他们手机里头播放的是流行音乐而不是其他类型的音乐,可见他们对流行音乐之喜欢。所以,音乐教育可以从流行音乐方面入手,好好利用流行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四、关于流行音乐教育的建议
其实流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流行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鉴赏能力和针对音乐学院的学生培养出具有专业演唱水平的'流行音乐演唱者。除了学习演唱和基本的流行音乐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流行音乐的历史、熟悉作曲的技巧以及对流行歌曲、当红歌手的歌唱风格的把握。那到底怎样才能很好地把流行音乐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达到一个更高的教学层次呢?首先,我们要重视在流行音乐方面上的交流与学习。随着韩流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与该国家的专业团队,例如少女时代、EXO等超人气组合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在音乐与演唱方面多与他们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可以深入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和理清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其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邀请流行音乐歌手来当导师,就如《中国好声音》里头,是由有丰富舞台歌唱经验的歌手来当老师。如果可以做到这个程度,相信会激起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能迅速的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在教学当中,教师当然不能忘掉自己的教学宗旨,在教案的撰写当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一定的方向性。而且,学校应该新进一批合理的、有层次的、科学的教材。因为大多学校中有些老师是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流行音乐教育的教导的,可以说,老师也是自学,如果没有统一的教材,就会出现教学紊乱的现象。还有,学要与用相结合,意思就是说,在教学当中,还要注重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的歌唱练习,一对一辅导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学院还可以开设流行器乐的教学,让流行音乐流传在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结束语
流行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教学领域的无法阻挡的新潮流。我们就应该顺势而行,把流行音乐的元素加入到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注重歌唱方面,在音乐里头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方面需要注意,应该把流行音乐元素注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流行器乐、流行歌舞、音乐制作与录音、现代音乐的历史与文学。延着“流行音乐”这一条线,多方面来培养学生,除了在音乐方面的教学,在音乐的背后,歌曲当中的情怀也需要教给学生来培养他们使他们拥有情操,铸造他们的良好品质。
11
[摘要]中国的流行音乐从70年代末在中国起步至今,在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及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下,经过30多年发展,虽然在制作和市场上慢慢地成熟起来,但若将其放置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审视,其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特征,以及接受欣赏其主体对情感生命的激荡、召唤、谐调和整合,所显现的在雅俗之间游弋最终合二而一,即“雅”“俗”文化特征便显露出来。
[关键词]流行音乐大众文化“雅”“俗”文化亚文化特征
一、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
(一)风雨兼程—流行音乐30年回顾
中国的流行音乐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伴随电影工业的萌芽,流行音乐在产生之初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最终在昙花一现般的绚烂过后还是隐没在历史的刀光剑影之中。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流行音乐也如一颗在地下蛰伏多年的种子在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下终于破土发芽了。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流行音乐等人们所能见到的文艺形式,在发展最初大多是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的产物,而流行音乐与生俱来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在当时虽非“大逆不道”,却至少有些“难登大雅之堂”。因此,当中国的国门打开之后,伴随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人们的审美及娱乐消遣需要便随之应运而生,邓丽君和刘文正等一批跨海而来的流行歌手,在短时间内迅速征服了当时的青年一代。
到了21世纪,由于科技、信息、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很多文艺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市场经济相伴并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在社会生活中,成为文化的载体和社会生活的镜子。我国流行音乐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逐步由最初的边缘地位趋于音乐消费的主流地位,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尤其在进人9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借助着大众传媒的猛烈攻势迅速改变着中国社会音乐文化的格局。
(二)流行音乐现状
进人21世纪,流行音乐在内容上仍然以爱情为基本主题。随着音乐领域中娱乐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全面展开,爱情这个主题已经全面占领了流行音乐,大街小巷播放的流行歌曲有90%甚至更多都是表现爱情的。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现代人对爱情有了新的理解,现代人追求的`物质第一、世俗的欢娱和感观的享受,以及对“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认同并接受,使爱情与神圣、永恒、天长地久等精神上的超越都相去甚远。“在传统美学的视野中,只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精神世界,快感只有转化为美感才有价值或意义。Ci7cPizz)因此,个人的欲望世界只能处于匿名状态,它没有被公开呈现的充分理由。
而当爱情—这种被美化的欲望形式终于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口耳相传时,这不仅以为着借助于意识形态战略遏制、转移人的欲望的时代已然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平民主义美学时代的来临”。〔‘」这就不难理解,在这个思想和情感禁区不复存在的时代,爱情歌曲有近乎矫枉过正的发展的势头。因此,在流行歌曲中,这种被称为爱情的情感被压缩到了标准的模式中,成为了出售的商品,这样的爱情不可能使人们深刻,也不能丰富人们的心灵,被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爱情自然也就无所谓营养了。
二、深度模式的消失—流行音乐的特征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市场艺术,是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消费品,正因为如此,为了符合流行的模式和套路,它在制造的过程中就被取消了深度模式。在阿多诺的批判理论里,标准化和伪个性化不只是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也是流行音乐的主要特点。当代流行音乐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阿多诺关于流行音乐的批判理论却仍然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流行音乐的商业属性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已经深人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并成为大众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世界经济大潮的风起云涌,全球掀起了消费主义狂潮,当代中国也已进入了准消费时代。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活动逐步地市场化、商业化与产业化,而在产业化的运行机制背后,必然导致深度模式的消失。 流行音乐是伴随现代工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都市音乐,作为工业化社会文化现象之一的流行音乐自然摆脱不了现代工业文明打上的深刻烙印。流行音乐从创作、制作到生产、消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制作商、音乐人和歌手之间从一开始就发生了经济关系,这一点它同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具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包括歌手的包装、宣传等等一系列的环节,无不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可以说,流行音乐在市场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一个蕴涵巨大商业利润的文化产业。既然流行音乐是一种文化商品,就以获取最大商业利润为目的,因此,流行音乐的商品属性就决定了它的消费特点,它以适应人们的消遣、娱乐的感性需要而发展,并不以思想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为主旨,这样,流行音乐的标准化和快餐性特征就显露无疑了。
在工业社会,流行音乐和其他商品一样,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当一首歌曲取得成功之后便会成为其他歌曲争相效仿的对象,创作技巧、类型、音乐元素等都成了被模仿的对象,直到最后具化为一种标准,所以模仿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特点,并且是造成音乐结构标准化的一个根本原因。[3] (二)流行音乐的亚文化特征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就其存在的观念层面讲,具有人类意识形态的属性,就其表现形态讲,属于意识形态的一种外化形式。由于它强调感官刺激功能、娱乐功能与消费功能,而淡化和抑制了政治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因此,从流行音乐存在的普遍的意义讲,流行音乐无论是作为一种观念还是文化意识的载体,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流行音乐大多表现的都是“爱情”、“成长”等主题,这些均属于亚文化层,是属于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主旋律、权威话语)反差较大的内容,在一些摇滚乐中,甚至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宜提倡的反文化势态,这些与理想的追求,提倡崇高、奉献以及理性这类受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的社会本位价值追求背道而驰,却成为流行音乐主要的价值定位。而这些都被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初期的青少年视为流行音乐个性的表现,“然而这种个性化却只不过是‘一种赤裸裸的模式”,。“因为在阿多诺看来,听众被控制得越严格,他们能够注意到伪个性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P150)大众传媒的力量使得“流行”音乐源源不断地灌输进青少年的耳朵,他们只能被动地在既有的音乐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否则就无法在自己所处的亚文化中生活[4](P89) 从这种亚文化特征来看,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当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影响越小,流行音乐的亚文化特征就越明显,反之,在一段时期,当社会主流音乐形态对青少年观念甚至流行音乐本身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时,这种亚文化特征便会消弱。所以,在各种流行音乐充斥青少年耳朵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如何利用他们喜爱的流行音乐形式,向他们传达正确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通过流行音乐引领青少年适宜的音乐欣赏方向。 【摘要】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流行音乐自兴起以来,就以内容的通俗易懂、节奏的轻松明快、形式的时尚活泼等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其中当代的大学生更是流行音乐传播的主力军。本文对流行音乐在高等教育中的影响进行辩证分析,浅议高等教育改革中对流行音乐进行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一、流行音乐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活跃于大众的生活中。从广义上来说,流行音乐的内容多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能让大众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的。这样就让人们从它生动形象的内容中更加容易地体会到歌曲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并将这份情感融入到生活当中。所以说,流行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使流行音乐发挥其优势作用,也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高等教育改革中流行音乐的发展 (一)丰富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容 首先,从流行音乐的特点出发,它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形象生动的内容丰富了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同学们在课下可以通过流行音乐来缓解压力,调节自身不良情绪,在繁重的学习后也可以通过听音乐来放松身心等。其次,流行音乐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逐渐从音乐的欣赏者转变为参与者。高校学生处在人生当中最具活力和热情的阶段,他们渴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而流行音乐独具的特点则为他们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使得他们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个性,让身心都融入到音乐中来。 (二)阻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流行音乐严格上来说,是在商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兴盛起来的,追求商业利益的目的性较强。所以很多流行音乐存在质量低下、肤浅化和表象化的缺点,这些负面的东西不仅影响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而且阻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比如有些流行音乐在表达情感方面趋于媚俗化,使得大学生在受其感染后,被不良情绪所影响,意志消沉,精神低迷,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流行音乐的娱乐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高等教育改革中流行音乐的创新发展策略 我们大家都知道,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完善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当然也包括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而高校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可以说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是主要的趋势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摆正地位,辩证看待 流行音乐在音乐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广泛传播,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流行音乐以其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为学生们所喜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对于流行音乐的发展,我们更应该看到其特定的艺术价值。在高等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流行音乐也更要摆正位置。教师应合理选择流行音乐的作品,向同学们传达流行音乐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性,让他们领会到流行音乐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从而让他们在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促进自身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发展,音乐也不例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流行音乐的创新和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来说,也应该转变视角。在课程设置、教学方面多增加实践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在课下,也可多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建立音乐论坛、组织音乐讲座、设立音乐社团等,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此外,从教学方式上来说,要改变过去简单化和死板化的方式,采用多元化和丰富化的教学内容,让同学们在注重以分数来评价自身成绩的同时,更看重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在进行流行音乐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要坚持主流音乐对大学生精神发展的教育作用。 四、结语 流行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高校学生作为流行音乐接受者的一个强大群体,其精神生活也都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所以,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要端正态度,正确看待流行音乐给音乐教育带来的影响,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创新,让流行音乐始终发挥积极向上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樊蕾.高校流行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校讲坛,20xx「5」. [2]钱丽娟.音乐偏爱及其文化表现—就当代大学生音乐偏爱风格的思考[J].青年研究,20xx「9」. 在当今生活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世俗化和市俗化日益浸入社会的时代,各种事物的流行与传播正以加速度的节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中国的乐坛上,高雅音乐与流行音乐平分秋色,甚至流行音乐更为火爆,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存在与状况,我们必须正视她、分析她,让她不断良性地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从传播学角度,对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几个热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文化有雅俗之分,音乐也有同样的区分标准。 但是,如果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流行音乐”的称谓显然是“舶来品”。所谓流行音乐,英文为Pop Music,是指那些音乐曲式结构短小、内容通俗易懂,主要以爱情、友情、亲情为主题,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也有的会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流行音乐本质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商品音乐”这一概念比任何一个概念都科学、合理、准确地表现出流行音乐的特性。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通俗”指易解易懂,“流行”指广为流传,那么,像《东方红》、《南泥湾》、《歌唱祖国》等歌曲,内容通俗易懂,流传范围广泛,一定意义上也可称为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但是,这些歌曲绝不能称为商品歌曲,因为它们绝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商品音乐”这一概念,是如何科学、合理、准确地界定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异质的'。 流行音乐文化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由最初的大众音乐演变而来,并成为大众音乐重要的分支之一。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是现今流行音乐最早的起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博得大多数人的好感,迅速风靡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直到世界各地。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7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形成了以爵士乐,廷潘胡同歌曲,乡村音乐,摇滚乐,Hip—Hop,R&B,RAP为代表的流行音乐风格。这种世界性的流行音乐风潮,给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以重要影响。 今天,流行音乐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彩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其他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流行音乐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即兴性很强,并且音响色彩多变、丰富;乐队规模不大,织体层次简明。而现代,为了寻求更多的印象效果,作曲者又加入了电声乐器及更多的电子音色。 流行音乐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容易被听者接受和传唱;演唱者多是具有一定风格的被大众熟知的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及对音色的处理,自然亲切,加之小型乐队的伴奏与歌者的歌声融为一体,比较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流行音乐文化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具备的三种特性也与其他大众媒介区分开来:一是流行音乐文化的主题内涵不断重复,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二是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形式,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的刺激。三是流行音乐文化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于艺术而非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的体验。 二、从音乐的流行程度来看,中国宋词的传唱达到“凡有井水处”(即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的广泛性,可以说是传统流行音乐文化的兴盛。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才走入人们的生活。1979年以后,那种政治教条式的音乐、农耕式的音乐形式渐渐远去,逐渐被新音乐所代替:《祝酒歌》给了亿万人民心灵的慰藉;《在希望的田野上》向人们传达了变革的神州大地到处充满生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信天游》、《心愿》等,适应了当时大众心理上对于改革开放事业所抱有的希冀、期待和渴望。后来随着邓丽君一曲《甜蜜蜜》和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风靡全国,更多的描述爱情、亲情的歌曲油然而生。20世纪90年代初《小芳》和《同桌的你》这样的“乡村民谣”和“校园民谣”,使流行音乐具有民歌的风格。随着国外流行音乐文化的涌入,摇滚乐、Hip—Hop、R&B也相继在国内风靡。20xx年的《老鼠爱大米》和庞龙的《两只蝴蝶》相继走红,因为这两首歌的蹿红,流行音乐的网络传播正式开始。 传播技术的进步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开拓了崭新的市场。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同样离不开类似的大众传媒。1979年后,音像出版社发行盒带极大地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此后,CD唱片的出现发挥了与盒带相同的作用。与盒带、唱片共同推动流行音乐发展的是电视的普及,以及电台流行音乐排行榜的兴起。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成功选秀,成为流行音乐传播的又一“亮点”。电视传媒跃上船头,成为推动明星出现的超级舞台,电视大赛开始专业分类,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歌手除依赖电视传媒外,音乐电视开始以崭新面貌推动着原创。同时,各地电台音乐歌曲排行榜的盛行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为歌手的个性化发展和更新换代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新兴媒体给了流行音乐一个机会,让音乐更加贴近大众,让潮流更加符合大众的需求和情感需要。网络音乐传播的新形式也导致了人们音乐观念的变化,包括音乐创作观、音乐审美观和音乐价值观。 摘 要: 流行音乐的合理、科学引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音乐主观学习需求,而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行音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知识原理,对于强化音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中音乐 鉴赏教学 流行音乐 所谓流行音乐,指那些特定时间段内深厚大众欢迎、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与普及的音乐。高中阶段学生热衷于追求新鲜时尚,对于流行音乐更是格外青睐与喜爱。流行音乐的合理、科学引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音乐主观学习需求,而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行音乐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知识原理,对于优化音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借助流行音乐可帮助学生实现对音乐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教育实践表明,流行音乐的恰当利用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可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浅层次流行音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音乐原理等理论知识点,即实现对相关音乐内容的深刻理解。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如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这一知识点,笔者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分别为学生播放了美国的R&B流行音乐代表人物亚瑟小子「Usher」的经典音乐曲目,随后又为他们播放了中国的R&B流行音乐代表人物周杰伦的优秀音乐作品。由于平常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这些流行音乐,因此他们中大多数人都随着作品的播放小声哼唱了起来。音乐课堂气氛空前热烈而活跃。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亚瑟小子及周杰伦不同R&B作品的对比,你能从中得出哪些中美R&B流行音乐上的异同点?要求学生结合刚才聆听的流行音乐作品,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合作分析与探讨。由于讨论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流行音乐作品,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格外高涨,很快得出如下结论:亚瑟小子的R&B风格更为直接、更为浓烈,而周杰伦的R&B作品则是创造性地增添了一些具有中国风特色的元素,使得R&B风格更贴合中国音乐听众的口味。而这一认知的形成很显然为学生实现对于“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不尽相同”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有利于其形成端正、科学的音乐欣赏、鉴赏理念,更为接下来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真正取得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育效果。 二、借助流行音乐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际音乐鉴赏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师不能仅教会给学生基础的音乐鉴赏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当使他们逐渐具备起扎实的音乐鉴赏实践技巧,即会对现实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挑选,真正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水平与相关能力。”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可将当下社会背景下质量参差不齐的众多流行音乐作品作为锻炼、发展学生实际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突破口。如学习“流行风”这一版块的内容时,笔者特意为学生选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流行音乐风格作品:一种是典型的口水歌,歌词简单没有深意,节奏旋律更是毫无技巧可言,如现下流行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另一种则是具有深刻内涵及积极向上意义的流行音乐作品,如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蜗牛》等。随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演唱体验及实际体会,尝试对这两种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探究为什么同是流行范围较广的音乐作品却能带给演唱者截然不同的演唱主观感受。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实际就是他们运用所学音乐知识科学、合理审视、辨别两种不同流行音乐风格的`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他们既得以对之前学过的音乐理论知识点及时温习与巩固,与此同时,更使得他们深刻意识到:社会上特定时间段内流行的音乐作品质量差距悬殊,只有学会合理辨别、科学欣赏,才能在远离恶俗音乐曲目的同时真正享受到有水平、有质量的音乐佳作。 如此一来,借助不同流行音乐作品,学生的实际音乐鉴赏能力就得到显著锻炼、提升与发展,从而为他们在日后现实生活中得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其及时摒弃低劣的音乐作品,免受其不良影响,更有利于其从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中真正感受到正面、健康、向上的真善美力量。而这很显然正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的根本目标所在,真正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 三、结语 流行音乐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与肯定。对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与所学鉴赏内容密切相关的流行音乐适当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既是满足学生主观心理需求的重要措施,更是显著锻炼、发展学生实际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著.全日制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标准.20xx. [2]贾丽.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方法[J].音乐时空,20xx,03「31」. 摘要: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思想潮流当中,流行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体现形式。当代大学生对流行音乐是有着独特的偏好的,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其不仅仅会在塑造大学生价值理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更代表着大学生的价值趋向。 关键词:流行音乐;大学生;音乐喜好 为了更好地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问题,笔者专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深入大学生群体当中,询问他们对现代流行音乐的看法,了解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具体喜好。 一、关于流行音乐的简要概述 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是美国,其诞生的时间段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流行音乐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风格和样式,诸如Jazz、Blues等等。流行音乐应该是二十世纪之后最具代表性的音乐风格。关于我国的流行音乐,其在最开始,无论是音乐的风格还是形态都深受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但是,伴随着中国特色文化的不断融入以及中国人对流行音乐的不同需求,当前,我国的流行音乐已经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在我国的音乐市场中展现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二、当代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普遍看法 根据笔者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普遍看法: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为流行音乐是非常独特而且非常时尚的,流行音乐不仅仅丰富了他们的日常校园生活形式,更能够让他们在情绪发生变化时发挥着重要的调整作用。 三、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影响分析 纵观我国当前的流行音乐市场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流行音乐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在传播政能力,有一部分流行音乐不仅仅质量差,而且还在传播着消极甚至不良思想。在笔者调查当代大学生对流行音乐喜好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并且这种影响呈现出了极端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都非常显著。 四、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流行音乐丰富和充实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音乐总是具有一种不可言说的魅力,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在音乐世界当中。对于大学生而言,流行音乐便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压与放松的方式,大学生选择听音乐来消除自己一天的疲劳状态,借助流行音乐来宣泄和释放自己的情绪,进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寻求到内心的平静。 (二)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流行音乐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集合体,它随意又不失严谨,古典又不失时代感。它的那种不确定性、自由行和模糊性总是让人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入到自己的想象空间。大学生非常享受这样的状态,因此,他们在欣赏流行音乐的时候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音乐呈现出的世界,在其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自己创造出专属的音乐世界。 (三)大学生拥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 众所周知,在我国音乐市场中,各种各样的与流行音乐相关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并且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关于流行音乐的比赛也越来越多。在此形势的推动作用下,大学生便不再是单纯的流行音乐的欣赏者,而是变成了流行音乐的参与者,真正参与到流行音乐的演唱和演奏当中来,真正和流行音乐产生了交流。很多大学生也借助流行音乐的力量成为了各类选秀节目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能够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五、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于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笔者将其总结为两点内容: (一)给大学生带来消极情绪 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会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时,就很容易走进音乐本身,深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如果他们欣赏的比较正能量的歌曲,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非常高涨,对生活便会充满希望。但是,如果他们欣赏到的是比较沉闷或者低俗的歌曲时,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越来越消极,精神也会开始出现萎靡的现象。举例说明:在长江大学中,曾经有一名大三的学生就因为听到了《死亡音乐》后,便出现了晕倒的情况,当他醒来之后,便开始会生活失去了信心,长时间陷入到极端恐惧的状态。 (二)低质量、低品质流行音乐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音乐市场出现了诸多混乱不堪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音乐制作商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随意改编流行音乐,让流行音乐逐渐偏离了其本性和特质,有一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甚至传播一些庸俗和不良的思想。这些音乐的受众群体也包括大学生,大学生如果欣赏这种音乐,其必然会在无形当中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模糊自己的人生目标,处处寻求捷径,最终以失败告终。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都是成年了,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理念,所以,他们对流行音乐都会拥有自己的认知,但是,高校还是要关注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避免负面影响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晓娟.通过《中国好声音》节目现状谈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通俗歌曲,20xx,03. [2]周卉.流行音乐与当代大学生后现代价值取向研究—基于50首流行音乐文本的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xx,01:95-99 [3]王浩.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当代大学生流行音乐审美探析[J].当代音乐,20xx,23:95-97.12
13
14
流行音乐论文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E7范文网-成都在云端科技有限公司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jl/2024-12-17/8935.html
- 上一篇: 软件工程师个人简历(软件工程师的个人简历)
- 下一篇: 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报告)